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
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較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AED的使用非常簡單,只要開機,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即可,AED會先分析患者的心率,如果是可除顫心率(室顫或室撲),AED會充電,并有語音提示操作人員遠離患者,然后放電除顫,如果患者的心率不是可除顫心率,AED會提示進行心肺復蘇操作。
AED的出現使得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是心臟驟停搶救的重要設備。在公共場所配置AED,對搶救心臟驟停患者至關重要。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的配置場所應當基于其使用目的和可達性進行選擇,AED主要用于在心臟驟停發生時,盡快為患者進行除顫,以恢復心臟的正常功能。因此,AED應當配置在能夠迅速到達并方便使用的場所。
一般來說,以下場所可以考慮配置AED:
公共場所:如購物中心、超市、影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公園等人員密集的地方。
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等,這些地方人員流動性大,且可能發生緊急情況。
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這些地方有大量的學生和員工,配置AED可以提高在緊急情況下的救治效率。
高危行業或環境:如礦山、建筑工地、化工企業等,這些場所由于工作性質或環境特殊,可能存在較高的心臟驟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