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除顫儀是一種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以下是其具體使用方法:
?

準備工作:迅速將除顫儀推至患者身旁,接通電源,打開除顫儀開關,選擇非同步模式(一般用于心臟驟停等緊急情況)。同時,確保現場環境安全,避免周圍有金屬物品或導電物體,以免發生意外。
患者準備:將患者仰臥在硬板床上或地上,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屬物品,如項鏈、胸罩搭扣等,并用干布擦干患者胸部皮膚,以保證電極與皮膚良好接觸。
電極放置:在除顫儀的電極板上均勻涂抹導電糊,或使用一次性導電電極片。將一個電極板放置在患者右側鎖骨下方,另一個電極板放置在左側乳頭外側,電極板的中心位置大致與乳頭平齊,兩個電極板之間的距離應大于 10 厘米。確保電極板與皮膚緊密貼合,避免留有空隙。
充電:根據患者情況和除顫儀類型,選擇合適的能量水平。一般首次除顫能量選擇為 200 - 360 焦耳(J),兒童患者則根據體重計算,通常為 2 - 4 焦耳 / 千克。選擇好能量后,按下除顫儀上的充電按鈕,等待除顫儀充電完成。
確認心律:在充電過程中,快速觀察患者的心律情況,確認是否為可除顫心律,如室顫或無脈性室速。如果是可除顫心律,且除顫儀已充電完成,即可進行除顫操作。
除顫操作:操作者雙手握住電極板手柄,將電極板緊壓在患者胸部皮膚上,確保電極板與皮膚接觸良好。同時,大聲呼喊 “大家閃開”,提醒周圍人員遠離患者,避免觸電。然后,同時按下兩個電極板手柄上的放電按鈕,進行除顫。除顫時,操作者應保持身體穩定,避免因電擊而摔倒。
除顫后處理:除顫后,立即觀察患者的心律、呼吸和意識狀態。如果患者心律恢復正常,應繼續進行心電監護和其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患者仍未恢復自主心律,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CPR),并根據情況再次進行除顫,每次除顫后都應進行 5 個周期的心肺復蘇,然后再評估心律。同時,盡快將患者轉運至醫院或急救中心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體外除顫儀的使用需要經過專業培訓,非專業人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在急救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確保患者安全和除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