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除顫器(包括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手動除顫器、植入式除顫器 ICD 等)的維護保養直接關系到設備性能和急救成功率,需根據不同類型制定針對性方案。
?
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維護保養
適用場景:公共場所(機場、商場、學校)、家庭、急救車等,需高頻次檢查確保應急可用。
1. 每日 / 每周基礎檢查
外觀檢查:
查看外殼有無破損、裂縫,電極片倉蓋是否密封(避免灰塵進入)。
確認設備狀態指示燈正常(如綠色 “就緒” 燈常亮,無紅色故障報警)。
電極片與電池檢查:
電極片:檢查有效期(通常開封后保質期 1-2 年),未開封電極片需核對生產日期,避免過期。
電池:通過設備自檢功能查看電量(如顯示 “電量低” 或 “更換電池” 提示,需立即更換)。部分 AED 支持充電電池,需定期充電(建議每 3 個月充放電一次)。
功能測試:
按下 “測試” 按鈕(如有),觀察設備是否完成自檢流程(如語音提示正常、電極片連接測試通過)。
注意:測試時勿貼電極片在人體,避免誤觸放電。
2. 定期深度維護(每月 / 每季度)
清潔消毒:
用干燥軟布或無酒精濕巾擦拭機身(酒精可能腐蝕外殼),避免液體滲入按鍵縫隙。
若接觸過患者體液(如血液、汗液),需用含氯消毒劑(如 1000mg/L 次氯酸鈉)擦拭,作用 30 分鐘后用清水擦凈。
電極片管理:
過期電極片需整體更換(不可單獨更換單片),拆除舊電極片時注意避免拉扯導線。
存放時保持電極片倉干燥,可放入防潮劑(如硅膠袋)。
數據記錄:
填寫《AED 維護日志》,記錄檢查日期、電池 / 電極片更換時間、測試結果、故障處理情況等,便于追溯管理。
3. 特殊場景處理
高溫 / 低溫環境:避免 AED 長時間暴露于>50℃或<0℃環境(如夏季車內、冬季戶外),可能導致電池失效或電極片粘性下降。
頻繁使用后:每次放電急救后,無論是否成功,均需立即更換電極片和電池(部分設備提示 “已使用,需重置”),并聯系廠商進行設備性能檢測。
二、手動除顫器(醫用型)的維護保養
適用場景:醫院急診室、手術室、ICU 等,需結合醫療設備質控流程管理。
1. 專業人員日常檢查
開機自檢:
每次使用前開機,觀察屏幕是否顯示 “系統正常”,確認心電監護模塊、除顫能量模塊(如 200J、300J、360J 檔位)功能正常。
測試同步模式:連接模擬心電信號,確認電擊與 R 波同步標記正確(誤差<20ms)。
配件完整性:
檢查除顫手柄(電極板)導電糊是否充足,若干涸需擦拭干凈并涂抹新導電糊(避免使用酒精清潔,可能損壞手柄涂層)。
確認導聯線、電源線無破損,插頭接觸良好(特別是頻繁移動的急救車設備)。
2. 定期性能校準(每半年 / 每年)
計量檢測:
委托第三方機構或廠商進行能量輸出校準(誤差需<±10%),記錄校準證書編號及有效期。
檢測心電監護模塊的波形誤差(如 ST 段測量誤差<0.1mV)。
軟件升級:
連接醫院設備管理系統,更新除顫器固件(如新增心律失常識別算法),升級后需重新測試所有功能。
3. 消毒與存儲
電極板消毒:使用后用 75% 酒精棉球擦拭,若接觸傳染性疾病患者(如乙肝、新冠),需用含氯消毒劑浸泡電極板 30 分鐘(注意避免液體進入手柄內部)。
存儲環境:存放于恒溫恒濕柜(溫度 15-25℃,濕度 30%-60%),避免與其他設備堆疊擠壓,確保散熱孔通暢。
三、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的維護保養
適用場景:已植入患者的長期管理,需醫患共同配合完成。
1. 患者日常自我監測
觀察指示燈:部分 ICD 體外程控儀可顯示設備狀態(如綠色閃爍表示正常,紅色常亮提示故障),患者需定期(如每周)查看。
記錄癥狀:出現以下情況立即就醫:
頻繁電擊(24 小時內≥3 次),可能提示誤放電或室速復發;
植入部位紅腫、滲液,警惕感染;
頭暈、黑矇,可能與 ICD 未及時干預心律失常有關。
2. 醫療機構定期隨訪(每 3-6 個月)
程控檢測:
使用專用程控儀讀取 ICD 內存數據,分析:
電極導線阻抗(正常范圍:300-1500Ω),阻抗異常提示導線斷裂或脫位;
電池電壓(初始約 3.2V,低于 2.8V 需更換設備);
最近一次電擊能量、治療是否成功。
參數調整: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優化設置,如:
對反復室速患者,增加 ATP 起搏次數(從 3 次→5 次),減少不必要的電擊;
對房顫患者,開啟房顫監測模式,預防房性心律失常惡化為室顫。
3. 特殊注意事項
避免強磁場:
遠離電磁爐、電焊機、MRI 設備(部分新型 ICD 兼容 1.5T MRI,但需提前程控為 “MRI 模式”);
手機、微波爐等日常電器通常無影響,但建議保持 15cm 以上距離。
感染預防:植入術后 1 個月內避免盆浴、游泳,保持切口清潔;長期需注意口腔衛生(牙周炎可能誘發感染性心內膜炎,波及 ICD)。
四、通用維護原則與風險提示
1. 三類設備共同要點
專人管理:AED 和手動除顫器需指定負責人(如公共場所管理員、科室護士長),ICD 隨訪由心內科專科醫生統籌。
應急演練:每季度組織 AED 使用培訓(針對公眾)或手動除顫器操作考核(針對醫護人員),確保緊急情況下操作熟練。
合規報廢:過期電池需按醫療廢棄物處理(不可隨意丟棄),淘汰設備需聯系廠商進行數據清除和環保拆解。
2. 禁止操作行為
非專業人員勿擅自拆解 AED 或手動除顫器外殼;
ICD 患者禁止自行調整程控參數,或使用非配套程控儀連接設備;
避免在除顫器附近使用無線電設備(如對講機),可能干擾心電信號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