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ED設備的配置與使用備受關注。2019年和2020年,廣東省已連續兩年要求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和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的主承辦單位在加強安全生產的基礎上,除了配置必要的安全器材,有條件的場館要配備除顫儀,并加強對工作人員規范使用除顫儀的規定,使其發揮應急救護作用。
8月31日,廣東省體育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回應社會關注的問題。廣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瑛在節目中透露以上信息。

此外,針對備受關注的公共體育場館配置AED設備情況,林瑛也表示,當前,廣東省內多個公共體育場館已嘗試與當地醫療部門合作,定期對場館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及專業人士的階段性派駐。不過,仍存在場館工作人員無法正確使用AED設備的情況,接下來,他們將加強督察AED設備培訓。同時,也將盡快完善AED設備普及方面的工作。
全省多個體育場館已配置“救命AED”
據了解,目前,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嶺南明珠體育館、惠州市體育館等公共體育場館均配置了自動體外除顫儀,對場館工作人員進行了相應培訓,并且定期檢查儀器情況,確保關鍵時候用得上。
林瑛也表示,當前,廣東省內多個公共體育場館已嘗試與當地醫療部門合作,定期對場館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及專業人士的階段性派駐。不過,仍存在場館工作人員無法正確使用AED設備的情況,接下來,他們將加強對AED設備培訓的督促。同時,也將盡快完善AED設備普及方面的工作。
“關鍵不是配置AED設備,而是在出事時,有人會用。在室外的緩跑道上我們原來有規定,但實際的情況,如果有一個跑者倒下了,旁邊的人如何使用除顫儀,這也是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完善的。特別是對室外來說,對我們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我們會盡快完善這方面的工作。” 林瑛說。
?今年將新增46個體育公園
總體來看,近年來,廣東省體育局持續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截至2020年,全省各類體育設施建設的數量達29.16萬個;社區體育公園建成2716個,較2019年增長17.2%。社會足球場地建成3203塊,較2019年增長30.6%,多項數據在全國名列前茅。人均體育場地擁有率2.39平m2,高于全國人均水平。
林瑛透露,進入“十四五”階段,廣東省體育局將繼續做好公共場館的頂層建設。今年,廣東將新增46個體育公園,以期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和完善體育場館的公共服務。
在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方面,南都記者在現場也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對外開放的公共體育場館數量接近5萬個,公共體育場館開放率達到100%。同時,盡量向公眾開放具備開放條件的學校體育公共場館,開放率達78%,開放率排在全國前列。“這些對外開放的場館里面都有免費開放和低收費入場的行動,而且針對開放時段,我們也給予了財政補貼,可以說,相較于全國而言,體育場館收費在廣東的情況還是不錯的。” 林瑛還表示,目前,廣東省正探索體育場館的運營和管理模式,一是轉為公益一類,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二是探索盡量多的場館施行運營權、管理權分離,或施行運營權、管理權和所有權分離,以期為群眾提供更好的體育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