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螺螄粉要又新增投放20臺AED,截止目前,柳州市分兩批累計共投放35臺AED。
根據計劃,該批新增的20臺AED將于本周全部投放完畢。而于去年3月投放的首批AED,投放近一年來,120急救指揮中心每天都會監控AED的使用、安全等實時情況,目前這15臺AED還沒有使用過。
中國每年猝死人數高達55萬,并且有87%的猝死發生在院外,院外救治的成功率僅有1%左右。
在今年兩會期間健康領域話題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楊杰孚對于近年來年輕人猝死案例十分關注。接受采訪時,楊杰孚說:“在中國,心血管疾病是猝死的‘頭號殺手’。90%的猝死都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而在發生機制中,約有90%是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另外,他強調,目前中國的猝死正在年輕化。

?
猝死是指發病一個小時內死亡,其中心臟驟停的前4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但由于87%的心臟驟停都發生在院外,第一目擊者通常不是醫生,而是家屬、同事、陌生人,來不及將病人送到醫院的情況下就要求就地搶救,進行有效除顫,當猝死發生在公共場所,就需要AED進行除顫。
“我們國家的很多大城市,在很多公共場所,包括機場、地鐵、運動場館等都已經配備了AED,但遺憾的是它的知曉率低,大家不知道AED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楊杰孚說。
事實上,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楊杰孚就曾在提案中強調大力推廣AED。同時他強調,在立法層面,要建立健全法律保障,解決老百姓擔憂的“施救會擔責”問題。

?
“對于心臟驟停,就算立刻搶救,死亡率也高達50%或以上,就算是醫務工作者施救,死亡率也很高,何況是非醫務工作者?”他表示,要有一個法律依據,讓大家放心大膽實施救治,一旦不成功,也不會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楊杰孚強調,簡單的心肺復蘇、AED的使用應當普及到家里的每一個人,包括家中的保姆,因為他們可能是患者發病時最先發現的人。
“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心臟功能較好,發病時如果能有一個正規的急救方案,尤其AED設備,救治成功率應該很高。所以AED的推廣普及十分必要,同時要讓普通民眾會用、敢用。”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