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作為“救命神器”,是一臺專門提供給一般非醫護人員,使用于心臟驟停的便攜式急救設備,主要用于院外對心臟驟停進行除顫急救。
那為何要除顫?而AED作為一款帶有大電流的急救設備,其安全性如何?會不會對一些不需要除顫的正常人進行電擊呢?
01、“顫”是什么?為何要“除顫”?
“顫”實際上指的是心室顫動(簡稱室顫),80%的心臟驟停都是由室顫引起的。
患者心律由正常變成室顫
室顫是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會導致有效的心臟泵血功能和血液循環中止,從而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是引發心臟驟停猝死的常見因素之一。
患者心律由正常變成室顫
“電除顫”指的是以一定量的電流沖擊心臟從而使室顫終止的方法。由于醫院使用的除顫設備難以滿足現場急救的要求,80年代后期出現的AED為早期除顫提供了有利條件,AED使復蘇成功率提高了2~3倍。
簡而言之,使用AED是為了盡早為心臟驟停病人進行除顫復律,適用于“無反應、無呼吸、無心跳”的患者。
菲康LIFEPAK1000 AED
02、使用AED安全嗎?會傷人嗎?
AED最大的特點是無須使用者具備高水平判讀心電圖能力,只要根據錄音指示,接通電源,按動放電按鈕,即可完成心電圖自動分析病人心律并判斷是否心律失常,進而在必要時進行電除顫。
AED的適應病癥是心室顫動,除了AED預設的“特定的失常心律”以外,它并不會對以下幾種情況的傷者或正常人進行電擊:
1、對無心率且心電圖呈水平直線(即心臟已完全停跳)。
2、其它心律(包括正常人的竇性心律)。
當將AED電極片貼在患者相應位置時,AED會自動偵測患者心律,并給出建議電擊或者不建議電擊的提示;當提示不建議電擊時,即使操作人員誤觸碰了放電按鍵,AED也不會對患者放電。
無論專業醫護人員使用的手動體外除顫器,或適合普通人使用的自動體外除顫器,在電擊除顫治療過程中,均可能對患者皮膚造成較輕損傷,可表現出類似于色素沉著的痕跡,通常發生破損、感染的可能性較小。但相對于搶救生命,患者無需對搶救過程中造成的皮膚損傷過于擔心。
03、使用AED要注意這些問題
1.在AED提示“請勿接觸病人”時,一定要確保無人接觸患者,因為這可能會干擾AED分析心律!
2.在電擊鈕充電閃爍后,務必再次確認無人觸碰患者后,再按下電擊按鈕!否則,如當時有人觸碰患者,就有可能遭受電擊,而且,這將分散AED給予的電擊能量,造成此次電擊無效,減少患者生存機率。
3.患者在水中不能使用AED,患者胸部如有汗水需要快速擦干胸部,因為水會降低AED的使用效果。
4.AED除顫之后,在專業醫護人員到來之前請勿摘下電極片。
5.如果在使用完AED后,患者沒有任何生命特征(沒有呼吸心跳)需要馬上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