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除顫儀是醫療急救中的關鍵設備,能夠迅速終止心臟異位自律心律,恢復竇性心律,為患者提供及時的心臟復蘇支持。
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操作,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果。
?
那么,大家知道急救除顫儀需要做哪些維護保養嗎?
一、日常檢查與清潔
電源線與附件檢查:
每日檢查電源線是否有破損,確保電源線連接牢固且安全。
檢查導聯線、電極夾子(按扣)是否完好,無斷裂或損壞現象。
確保各種附件(如導電膏、電極板等)齊全且處于良好狀態。
機器自檢:
每日運行一次機內自檢程序,確保除顫儀的各項功能正常。
進行一次除顫充放電檢測,并打印檢測報告以備案。
清潔與消毒:
每次使用后,務必使用清水蘸濕的布擦拭除顫儀表面,去除表面黏附的體液、組織等污物。
然后使用浸了75%酒精溶液或稀釋的肥皂水的棉紗布擦拭,最后用干凈的軟布擦干。
注意不要使用具有腐蝕性的清潔劑,并確保液體不進入機器內部。
電極板應每次使用后都進行清潔與擦拭,保持其干燥和清潔。
二、電池管理
充電與電量檢查:
確保除顫儀的電池始終充滿電,電量不足時應及時充電。
定期檢查電池電量,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正常使用。
注意電池充電時對環境溫度的要求,避免在過低或過高的溫度下充電。
電池更換:
當電池性能下降或無法充電時,應及時更換新電池。
三、定位放置與專人管理
定位放置:
除顫儀應定位放置,便于醫護人員快速取用。
確保除顫儀放置在通風、干燥、無陽光直射的環境中。
專人管理:
指定專人負責除顫儀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清潔、消毒、充電和記錄等。
四、記錄與巡檢
使用記錄:
每次使用除顫儀后,應詳細記錄使用時間、患者信息、操作過程及結果等。
巡檢與檢查:
每月或定期由設備部門對除顫儀進行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電源線、附件、電池、顯示屏等部件的完好性和功能正常性。
五、其他注意事項
避免干擾:
在使用除顫儀時,應確保周圍無其他可能產生電磁干擾的設備。
培訓與演練:
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除顫儀使用和維護的培訓,并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維修與保養:
如發現除顫儀出現故障或性能下降,應及時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