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
AED急救在使用過程中有以下細節需要注意:
?

現場評估環節
確保環境安全:在使用 AED 之前,首先要快速觀察周圍環境,確保現場對施救者和患者都是安全的。例如,將患者從火源、漏電區域、交通要道或其他危險環境(如建筑工地的高空墜物風險區域)轉移到安全地帶。如果是在水中發現患者,必須先將患者轉移到干燥的地方,因為水是導電的,在水中使用 AED 會使施救者和患者都面臨觸電風險。
檢查患者意識和呼吸:輕拍患者雙肩并在雙側耳邊大聲呼喊,觀察患者有無應答,同時快速查看患者胸部有無起伏,以此判斷患者是否呼吸驟停。這個檢查過程要盡量在 10 秒內完成。如果患者無意識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嘆息樣呼吸,應立即呼叫急救人員并開始使用 AED 進行急救。
AED 操作環節
正確開啟和連接設備:打開 AED 的電源開關后,按照語音提示和設備上的圖示操作。通常需要將 AED 的電極片粘貼在患者的胸部特定位置。正確的位置是一個電極片放在患者右鎖骨下方,另一個電極片放在左腋中線乳頭外側。確保電極片與患者皮膚緊密接觸,避免毛發、汗水或其他異物影響電極片的貼合。如果患者胸部毛發濃密,可能需要先快速去除毛發(可以使用 AED 配備的剃刀),因為毛發會阻礙電極片導電,降低除顫效果。
保持旁人遠離:在 AED 分析心律和放電除顫時,要確保沒有人與患者身體接觸。因為除顫時的電流可能會傳導至接觸患者的人身上,造成意外傷害。一般要求施救者和周圍人員保持至少 2 米的距離。同時,操作 AED 的施救者自己也要避免接觸患者,等待 AED 完成分析和放電操作。
心肺復蘇(CPR)配合環節
AED 分析期間的 CPR 操作:在 AED 分析患者心律的過程中(這個過程通常需要 5 - 15 秒),如果 AED 沒有提示 “不要觸摸患者”,施救者可以繼續進行心肺復蘇。高質量的心肺復蘇要求雙手交疊,掌根用力,按壓患者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頻率至少 100 次 / 分鐘,按壓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過 6 厘米。
除顫后 CPR 操作順序:如果 AED 判斷需要除顫并完成放電后,應立即繼續進行心肺復蘇,從胸外按壓開始。這是因為除顫可能會使患者心臟短暫恢復正常節律,但仍需要通過心肺復蘇來維持血液循環,幫助心臟恢復自主跳動。一般建議進行 2 分鐘(約 5 個循環)的心肺復蘇后,再次使用 AED 進行心律分析。
特殊情況處理環節
兒童患者的使用細節:如果是對兒童(通常指 8 歲以下或體重低于 25 公斤)使用 AED,有些 AED 設備配有專門的兒童電極片或兒童模式。如果沒有兒童電極片,也可以使用成人電極片,但要確保電極片不會相互接觸(因為兒童身體較小)。在能量選擇上,兒童除顫的能量通常低于成人,一般初始能量選擇為 2 - 4 焦耳 / 公斤體重。
電池和電極片有效期檢查:定期檢查 AED 設備的電池電量和電極片有效期。一般 AED 設備會有電池電量指示燈,要確保電池電量充足。電極片的有效期通常在包裝上有明確標注,過期的電極片可能會影響除顫效果。同時,要注意 AED 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按照廠家規定的時間和方式進行設備的自檢和維護。